您好,欢迎来到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您现在的位置: test4exam >> 学历考试 >> 考研指南 >> 正文

考研政治全真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日期:2009/10/26 10:40:53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有人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    

A. 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C. 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

D. 揭示了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外因论

【答案】C

【解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在每一个瞬间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否则它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所以这种观点是辩证的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2.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认为社会发展变化带有某种周期性质,即首先是邪恶的力量,其次是英雄的力量,再次是英雄的正义,接着是辉煌的创造力,再接着是建设性的反思,最后是一场大肆挥霍和奢侈浪费,毁掉以往所建设的一切,如此周而复始不停息。这一观点(    

A.肯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统一性    B.肯定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的曲折性

C.肯定社会发展进程中主体的选择性      D.否定社会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答案】D

【解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自我扬弃的过程,题干内容否定了社会发展的这种前进性,因此,A选项表述意思相反被排除。B选项观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题干并没有肯定主体的选择性,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C

【解析】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推动科学的发展,表明实践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和选项D两个判断本身正确,但与本题无关,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也属于实践,属于科学实验的实践,所以选项B本身是错误命题。

4.马克思说:“意识到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这说明(    

A.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答案】B

【解析】题中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中心思想在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意识不是专指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社会意识,即社会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备选答案选项ACD本身都是正确判断,但均不合题意。  

5.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的说法是(    

A.与剩余劳动时间共同考查剩余价值的生产

B.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处于竞争优势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C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部门内绝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而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也只是在部门内部的平均,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部门内部的竞争决定的,部门与部门间的竞争形成的是平均利润,因此,选项D错误;剩余劳动时间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它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共同考查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商品的价值量,所以选项A不正确;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处于竞争优势,所以选项B不正确;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即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价值量是由生产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6. 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是(    

A20%                B80%                C100%              D120%

【答案】C

【解析】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V表示。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V=4∶1,即C=4V。又由C+V=100(万元),可以计算出:C=80(万元)V=20(万元)。由试题得知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因此,可以得出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120-100=20(万元)。再根据剩余价值率M’=M/V=20/20=100%,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7.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答案】C

【解析】这里要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所以答案只能选C。这个条件说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在各自追加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后,部门之间进行等价交换所需满足的条件,这反映了它们在扩大再生产中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从这个基本条件也可以引出两个派生条件:c+v+m=Ⅰc+△c+Ⅱc+△c﹚和c+v+m=Ⅰv+△v+m/x+Ⅱv+△v+m/x﹚。

8. 有关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确的说法是(    

A.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

B.我国的社会保险应当是政府主办,不以赢利为目的

C.优抚安置是为了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

D.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同样是为了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福利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事业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所以A选项错误;优抚安置是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经济、医疗及其他方面的优待和安置;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所以C选项错误;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与资本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阶级的利益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D选项错误。我国社会保险的特征是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赢利为目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9.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B.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C.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D.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既受外国资本的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答案】C

【解析】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为五方面: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③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④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⑤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指(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

【答案】B

【解析】A选项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不符合题意;B选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符合题意;C选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方面,不符合题意;D选项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为干扰项,故应排除ACD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 1953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采取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答案】C

【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ABD选项应排除。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    

A.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发展经济                                    D.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答案】C

【解析】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从而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能够得到基本改变。选项AB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选项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13. 要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是(    

A.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         

B.推进价格改革

C.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D.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答案】A

【解析】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除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外,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目标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推进价格改革,但是推进价格改革不是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故选项B不符题意;选项C是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具体内容之一;选项D是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1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免征农业税、建设新农村、修订《反垄断法》和《义务教育法》、打压房地产价格、军人和公务员加薪、个人税制改革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目标是(    

A.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实行宏观调控

C. 缩小收入差距                                  D. 调整改革发展

【答案】C   

【解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特别是近年来,人与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因此,我们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和困难群体进行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防止出现收入悬殊,缩小收入差距。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免征农业税、建设新农村、修订《反垄断法》和《义务教育法》、打压房地产价格、军人和公务员加薪、个人税制改革等措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15.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其中摆在首位的是(    

A.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B.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C.确保农村环境良好                              D.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答案】D

16200857,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举行会晤,并签署了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这个政治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B.《中日联合宣言》

C.《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D.《中日联合新闻公报》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答案】ABCD

【解析】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他认为白马非马是因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只是说颜色而没有说形状,因此白马就不可能是表现形状的马,即白马非马。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8.下列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有(    

A.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C.社会主义改革

D.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红色根据地

【答案】BC 

【解析】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情况,即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题中BC属于阶段性部分质变,AD属于局部性部分质变。

19.英国现代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概念,指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与人体有机体一样,具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不同的部分,并具有各自的重要功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合理之处有(    

A. 指出了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B. 肯定了人类社会建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

C. 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D. 指出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答案】AD

【解析】选项AD,是社会有机体学说的一般特点。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也认同这些观点。但是,选项BC,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一般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观点,所以斯宾塞的学说,不认同这些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选项。

20.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树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真理和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           D.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形成

【答案】BCD

【解析】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生命的希望(意识)支撑着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正是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的体现。树叶全部掉光,符合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真理原则,但会使病人“活下去”的希望破灭,说明真理和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老画家的价值在与病人的关系中形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1.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有(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答案】ABCD

【解析】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是使用价值是否能转化为价值的矛盾(即商品能否交换得出去的矛盾)、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能否通过等价物转化为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互比较以确定个别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能有多少会被社会承认的矛盾、私人劳动会不会被社会承认以及承认多少的矛盾等,故全选。

22.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时(    

A.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B.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减少了

C.与纸币储蓄的不同在于减少的货币量是金属货币量 

D. 经济高涨时期,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应当增加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答案】ABD

【解析】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时,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并且因为当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时,意味着其退出流通领域,即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减少了,而当经济高涨时,为了避免经济的不良膨胀,需要通过提高利率,增加存款准备金等措施来抑制投资。同理,此时,政府需要减少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而增加承担贮藏手段的货币量。所以选项ABD为正确选项,而选项C中表述错误,金属贮藏与纸币储蓄最大的不同在于能调节货币流通量,减少了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

23.二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有(    

A.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

B.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格局相对削弱,按产业标准划分的分工格局突现出来

C.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日益细化

D.分工性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合理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答案】ABCD

【解析】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过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其特点有:第一,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更多的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国际范围的零部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第二,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即发展各自有科技优势的新兴生产部门。第三,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别分工格局削弱,产业分工格局日益突出。第四,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变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上述特点表明,当代的国际分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4.国务院发布了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61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北京丰台某市场因违反规定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被罚款1万元,这是限塑令实施后北京市开出的首张罚单。限塑令的实施表明(    

A.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

B.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强制干预,必将成为市场经济道路上的障碍

C.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克服市场自身的欠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手段应当以行政手段为主

【答案】AC

【解析】国务院发布了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6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这是国家为保护环境,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因为经济手段更贴近市场经济原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选项。

25.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被领导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就是(    

A.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被领导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D.对被领导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答案】AC

【解析】毛泽东在1948118《关于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对于同盟者的领导。因此,AC选项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应排除。

26.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这项工程的有利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B.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

C.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最彻底的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

【答案】ACD

【解析】1939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工程。ACD选项是建设这项伟大工程的有利条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27.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论述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A.中国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B.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D.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答案】ABCD

【解析】ABCD选项都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以及《论十大关系》中的一些观点,都符合题意,应选。

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抓住了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好机遇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AD

【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选项。

29. 结构合理,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结构、速度和效益的具体关系表现为(    

A.结构合理是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

B.结构和效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C.效益是结构和速度的基础

D.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一种反映

【答案】ABD

【解析】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合理,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是保证高速度和高效益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结构合理是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其次,结构和效益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结构合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一种反映,它表明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发展比例关系是协调的。可见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故选项C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 选项。

30.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A.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

B.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

C.必须坚决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

D.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案】ABC

【解析】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必须坚决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31.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重要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检验。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其内容包括(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答案】ABCD

【解析】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重要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检验。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发表以下几点意见:(1)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2)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3)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4)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选项。

32. 我国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在(    

A.农村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B.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C.农民地位仍然低下,最需要提高              D.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答案】ABD

33. 2008年2月18,胡锦涛在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     )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

A.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

B.能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D.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答案】ACD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4分)

2)用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分)

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相关原理阐述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分)

得分

评卷人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阶级性原理,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也必然占据统治地位。(2分)

2)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中联系和系统的观点也就是整体和部分的观点。(2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四个方面内容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展开,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构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深刻、严整的价值观念体系。(1分)

3)这个问题,考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考生从任一角度作答均可酌情给分。

第一个角度,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个角度,考生可以从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角度作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3分)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调节国内要素结构失衡。比如,2007年,依靠出口和吸收外资,我们为约8000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净进口1814亿美元的初级产品。又如,资金流动是知识、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跨境流动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吸收外资带动大量个性化的技术和其他要素流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深化和全球制造成本的降低,各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从中获益。

推动全球合作与共同治理,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和融合加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我们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国一道参与全球经济事务,在金融安全、粮食与能源消费、贸易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

                            材料来源:2008年9月8日 人民网

材料2

2008年9月的纽约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波及世界。欧洲银行业局势陡然恶化,沉重打击了投资人信心。受此影响,股票、原油、期货等高风险资产遭到大举抛售,10月6日亚太和欧洲股市跌幅普遍超过4%,股指刷新多年来低点;国际油价跌破90美元。欧元汇价也大幅下挫,欧元对美元跌至13个月低点,对日元则创下七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材料来源:2008年10月07日  上海证券报

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何面对这场由次级债问题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我们知道,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央企要过紧日子”的言论,主要也是基于美国次级债危机恶化的程度而发出的。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材料来源: 2008年10月24日 《国企》杂志

材料3

得分

评卷人

       

 

30年来,我们通过“引进来”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了很大成绩。与之相比,“走出去”的发展却比较滞后。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5年我国吸收外来投资居世界第3位,但对外投资仅排在世界第17位,只占全球的1.5%。我国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为1∶6.3,明显低于1∶2.8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加快“走出去”步伐,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外部能源资源供给渠道,减轻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消化高额的外汇储备,同时还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来源:2008年9月12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2分)

(2)结合材料1、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3,简述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3分)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有何本质区别?(3分)

得分

评卷人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性。②经济全球化把资本主义追求最高利润率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使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③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经济霸权的威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了贫穷化。(2分)

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机遇也具有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当前,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1分)其次,我们要时刻加强防范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风险。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农业与农村经济,就业问题等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既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1分)

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1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对外贸易效益的有效手段. 2分)

4)材料显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国。各国纷纷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但却有本质区别。(1分)尽管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能使得金融危机以及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分)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调控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能从人们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努力增大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推动适度经济增长、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尽力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1分)

 

36. 以下是一组有关中国革命中农民问题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地主重租和军阀战争、官厅苛税及外货侵入之影响,已使占中国全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加农民运动,例如湖南、广东、陕西的农民运动,已表示他们是中国革命运动中重要成分,并且他们因利害关系,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1925年1月)

材料2

斯大林说:“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这就是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1关于中国革命中的农民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2分)

(2)材料2关于中国革命中的农民问题又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4分)

(3)为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1指出中国广大农民阶级迫于中外压迫,已经积极参加到革命运动中来,并且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这是在农民问题上的正确观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2分)

2)材料2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1分)

这是因为: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1分)

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1分)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着革命的最后胜利,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就必须到落后的农村去创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把农村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1分)

3)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因为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不到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有20%~30%的土地。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2分)中国共产党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农村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的土地政策和策略。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二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2分)

得分

评卷人

       

 

 

37.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会有不同意见,但那也是出于好意,一是不习惯,二是怕出问题。光我一个人说话还不够,我们党要说话,要说几十年。”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1991年1月28日2月18日

材料2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

材料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改革开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深化改革必然会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要求,打好深化改革的攻坚战,进一步消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2004年5月5日

材料4

2006年3月6日,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胡锦涛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2006年3月6日

材料5

“中国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仍然较多,还有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有光明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一定要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温家宝:《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2008年09月27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五个材料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这一观点?(4分)

(2)结合材料3、4、5,请阐述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三个材料一以贯之的观点是,不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什么困难或曲折,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1分)

我们党之所以一直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原因在于:①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1分)②坚持改革开放是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1分)③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富有生机与活力,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空前成就。(1分)

2)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现离不开改革开放。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只有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改革开放要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改革的措施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日益充分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权益。(2分)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性因素,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制度保证。(2分)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在理论上,实行改革开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分)

②在实践上,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分)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欧盟国际问题专家戴维·埃普顿说,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消失,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正在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埃普顿指出,在世界面临许多新的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下,只有在多边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解决或缓解国际冲突。“单边主义不可能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只能使全球更不安宁”。他强调,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争斗,但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

材料来源:20041222 新华网

材料2

在伊拉克危机中,法、德、俄、中、印这些有影响的国家都没有追随美国,而是根据自己的原则和利益坚持自己的立场。虽然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同美国的关系,但是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利益,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就拿俄罗斯来说,虽然“9·11”后普京政府在拉近俄美关系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削减战略武器等问题上同美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但是在涉及自己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俄却不惜向美国说“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美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中,印度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美国战略家看好印度未来的发展前景,认为印度将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所以必须拉住印度这个“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印度在伊拉克危机中的立场表现出印度并不想在外交上依附于美国,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大国同美国的关系直接影响美国“一超”战略的实施。美国要想真正实现单边霸权,要么遏止这些国家的发展,使其将来无力挑战自己,要么使它们顺从自己,变成自己的盟友或准盟友。但是这两点美国都难做到。

材料来源:《望》20033

材料3

俄罗斯大国主义情结浓重,崛起中的俄罗斯必将按照自身战略需要重塑国际秩序、寻求发展空间。俄罗斯的崛起正在改变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引起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新一轮重大调整,加速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俄罗斯对热点问题的介入增多,且大多与美国不同调,双方围绕热点问题的争吵难以停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俄罗斯将更加敢于对美国说“不”,更加敢于与美国碰硬。俄美间“挤压与反挤压”、“遏制与反遏制”、“崛起与反崛起”的争斗可能加剧。美国“遏俄弱俄”的战略可能进一步强化,俄罗斯对美国的抗争力度可能增大,俄美互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局面可能形成,两国关系可能进入冲突多发期。俄罗斯的崛起与北约和欧盟的“双东扩”迎头相撞,一旦北约、欧盟突破俄罗斯一直坚守的独联体边界底线,美国和北约大幅增加在新欧洲的军事存在,实力增强的俄罗斯肯定会做出更加强烈的反应。欧盟对俄罗斯的疑虑加深,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对美关系,其与俄罗斯的争吵可能增多。中俄战略利益、战略理念广泛一致,发展模式日渐趋同,相互看重、相互借助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强,但是不存在建立“反美同盟”的前景。今后的大国关系可能因俄罗斯因素影响增大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材料来源:2008513 人民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简述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的观点。(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前大国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发展。(1分)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1分)

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必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1分)

第三,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1分)

第四,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大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既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所追求的目标。(1分)

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欧盟一体化使欧盟的力量壮大;日本加速了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俄罗斯虽丧失了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不失为世界强国;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大大增强。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1分)

2)当前,大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表现在: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国关系发生深刻调整: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重;②首脑外交频繁,纷纷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③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也成为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方面。(1.5分)

第二,大国关系调整的基本特征: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②求同存异,发展合作;③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1.5分)

第三,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①大国关系的调整,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既是世界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着多极化的发展。②大国关系仍在调整中,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还没有退出舞台,这说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1分)

 

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今年3月初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事件,一些外国媒体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出现了大量失实的报道,这些报道引发了境内外众多网民的抗议。一些网民甚至自发建立了一个anti-cnn网站,意思是反对CNN不实报道。327,在外交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西方媒体提问:这个网站是否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是这样回应说:你提到的这个事情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值得在座的媒体进行反思和思考。你问是不是有政府的成分在里面,你们应该看一看有的西方媒体的报道,这种现象难道还用中国政府去煽动吗?这完全是中国各界群众对这种不负责任,违反职业道德的报道予以自发的谴责和批判。CNN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媒体,一直强调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新闻,但是在报道拉萨发生的暴力事件中,以CNN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媒体却出现了大量失实报道。

材料来源:200841 中央电视台网站

材料2

新华网北京323电 近日,数以万计的网民声援在中华网军事论坛发起的“谴责CNN”的签名活动,指责CNN网站及其他一些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偏袒在拉萨市打砸抢烧的暴徒,认为这些别有用心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媒体所谓“客观、公正”的虚伪性。目前,拉萨局势已基本平稳,社会秩序已恢复正常。而此时CNN刊登的一幅照片显示的却是军车在街上行驶,旁边有一辆汽车在焚烧,前方则有人在奔跑。根据中国网民找到并上传的原照片,图片右面本来还有一些参与打砸抢烧的人向军车投掷石块,空中的石头清晰可见。有网民称,CNN对照片进行了剪裁,裁掉的是反映暴徒攻击军车的画面。网民“三风”说,CNN这是在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他们用意何在?要想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人民不会答应!

材料来源:2008323 新华网

材料3

中广网北京119消息: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依法保障在华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有关“中国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禁止外国人携带《圣经》进入奥运村”的报道“纯属谣言”。在118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严正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的所谓“《圣经》禁入北京奥运村”的传言。在记者会上提出此问题的两名外国记者一个声称此消息来自一些欧洲媒体,一个说在美国引起很大关注。而《环球时报》记者8日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国表明立场前,此消息在美国仅在一些小媒体间流传,而且新闻来源都是一家名为天主教新闻社的媒体112的一篇报道。

材料来源:2007119 中国广播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分析上述材料。(5分)

2)为反对西方国家的失实报道、干涉我国内政的做法,中国坚持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5分)

【参考答案】

1)意识形态(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系,社会的文化结构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意识形态自觉直接地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具有阶级性。这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某些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并不是价值中立,它们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为某些反华机构、组织和利益集团服务的。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对外关系所一贯坚持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3-2015 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483号(工投创业园)  电话:0512-85551931 邮编: 214000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苏州迈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5068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