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您现在的位置: test4exam >>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正文

2014年省考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笔记(一)

日期:2014/8/9 14:27:29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

  第十章

  √14 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 是个人不能 ,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 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15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 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其基本特点如下: 问题情境性(运用一系列 1 的认知技能去寻求答案、 解决问题)2 目的指 向性 3 操作序列性 4 认知操作性。

  ☆16 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型:1 桑代克的尝试 —错误模型,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 性质的渐进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盲目的、 渐进的,是在没有推理和判断的情况下进行。尝试错误的规律: 效果律、 练习律、 准备律。 2 苛勒的顿悟模型。3 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认为问题解决一般包括 5 个步骤:①失调② 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瓦拉斯的创造性 4 解决问题模型。 又称“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 ,四个阶段为: ①准备期②孕育期③明朗期④验证期。

  17 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问题解决就是 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 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即操作)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 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 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 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也叫算子。

  ☆18 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发现问题 2 1 明确问题(认清问题的关键)3 提出假设(解 决问题的关键)4 检验假设(方法有两种:直 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间接检验即通过 推论来检验) 。

  √☆19 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有关的知识经验 2 定势与功能固着 3 问题情境 4 酝酿效应 5 原型启发 6 情绪和动 机状态

  20 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的重要原因。

  21 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 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有积极和消 极的作用。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22 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 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23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 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 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它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酝酿效应。

  24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 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 物叫原型。

  25 在一定的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 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 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平和的心境,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6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1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增强学生参与解 决问题活动的动机) 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 2 题 3 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4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5 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 6 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7 提供问题解决 的计划并给予反馈。

  27 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型产品的能力或特

  性。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 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28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创造性与智力的 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 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1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 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 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 4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 般水平的智商。

  29 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 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内容 是智力活动的对象和材料。操作指智力加工活动,即对给予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智力 活动的产品指运用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 30 发散性思维及其转换与创造性的 关系最为密切。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 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 引出更多的信息。它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 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反应迅速而量多;灵活性:思维变化多端, 类多;独特性:观点新颖,是创造性思维中 最重要的成分。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3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聚合思维为支柱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 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 。 32 创造性高的个体具有自信、自重与胸襟开 阔的人格特征。 33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 性地想像。 34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抽象 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再造想象基础上的 创造想像. 35 辐合思维遵循单一的模式归一地求取答案,思维的过程就是要明确的指向这个正确的答 案。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 思维的方向往外发散,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 答案。 36 想像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像是根据别人对 某一事物的描述而相应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具有更多的 创造成分,是创造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 的因素。 ☆37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联系实际或 结合具体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创造容 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 创造性 2 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在集体解决问题的 课堂上, 暂缓作出评价, 以便学生踊跃发言, 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 3 训练的戈登技术(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 题之前向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 。 第十一章 ☆38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自我 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包括个体 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 识两个方面. ☆39 自我意识的结构: 1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 (认知) 、自我体验(情感)和自我调控(意 志)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 要的方面。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 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 2 从内容上看, 自我意识可分为: 生理自 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3 从自我观念来看,可分为:现实自我、 投射自我(个体想像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和理想自我。 40 个体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1.自我中心期:8 个月左右—3 岁,生理 自我开始萌芽(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2.客 观化时期,从 3 岁到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 我的时期,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主观化时期,从 青春期到成年(大约 10 年),逐步获得了心 理自我。 41 大学生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 我。 42 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以学习 成才、社交活动、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

  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43 自我意识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 型: 1 自我肯定型,属于积极的统一。2 自我否定 型,属于消极的统一。3 自我矛盾型,自我意 识难于统一。 自我扩张型, 4 也属于消极的统 一。5 自我萎缩型,也属于消极的统一。 44 获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统一的途径:1. 坚持理想自我,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步接近理想自我 2.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 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的潜能相 符,并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3.放弃理想自我, 迁就现实自我。 45 青年中期(大学生)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突出的时期,也是趋向统一和转化的 关键时期。 △46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 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 三年级是自我意 识发展的“转折期” ,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 调控发展较低,大学一、二、四年级基本上 随年级而发展。大三学生的自我体验最为强烈,大一、二、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2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①自我认识更 具主动性和自觉性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 但仍有片面性③自我概念的变化。3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①自我体验的丰富性 和波动性②自我体验的敏感性和情境性③自 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4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自我设计、 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47 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随年级的上升而提高。 表现出两种片面性:高估自我、低估自我。 48 自我概念变化的特点:丰富性、完整性、 概括性、稳定性。 49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基调倾向于: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等。仍有波动 性。他们尤为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言 者无心,听者有意” 50 自尊感指一个人能“悦纳”并尊重自己, 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自卑感则是指一 个人对自己的不满、贬损,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 51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 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 级表现,是青年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52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1 全面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 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 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 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 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 己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 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努力完善自我(1确立 )3 正确理想自我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自我完 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 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 社会要求的过程。 第十二章 ★53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54 态度有三个基本特征:1.是一种“内部状态” 2.决定人们愿不愿完成某些任务 3.是通过 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 ☆ 55 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 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56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 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57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58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动的预 备倾向。 ☆59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 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 倾向。 ☆60 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 感3道德行为。 61 道德认知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 德的核心部分。 62 道德情感指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 内心体验。 63 道德行为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 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

  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 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 标志。 64 态度与品德的相互关系:态度和品德的实 质是相同的,它们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 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两者的区别如下:1涉及道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 范围大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 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 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65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 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在 6 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 6—10 岁期间处于他律道德 阶段;10 岁以后的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 66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认为道德的 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 的要求。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1 (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行为的动机)2.相对 功利取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 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标准。1“好 孩子”取向阶段(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判断行 为的是非善恶,认为利他好,利己不好)2 遵循权威取向阶段(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 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 好的)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其道德判断的标准已超出外在的法律和权威,而源自与自 身内部的道德命令。1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由 大家商量所决定、 改变)2 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有自己独立的标准,超 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 。 67 价值观辨析论认为人的价值观是人所固有 的潜能,由于它不能一开始就被人清醒地意 识到而难以指导人的行动。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能发挥作用,就必须在环境影响 或成人帮助下对它们进行一步步的辨析。价 值观辨析是一种不靠强硬灌输、死板说教, 而是通过提问、讨论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考虑、检验、选择或更新其已有的价 值观念,从而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的道 德教育方法。 68 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69 强化是联结理论的核心。强化分为正强 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施加喜爱的刺激,以增强良好的行为。负强化就是消除讨厌的 刺激,强化其优良的行为。负强化不同于惩 罚,惩罚是施加讨厌的刺激以消除不良行为。 70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 间接产生的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为社 会学习。 71 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榜样与示范。 72 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 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引起个体的观察学习。 √☆73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1遵从。遵从包含两种情况:从众和服 众。遵从态度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 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2认同。认同的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 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 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 ☆74 态度与品德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醒悟阶段2转变阶段3巩固与稳定阶段

  第十三章

  ☆ 75 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 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 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76 根据群体是否具有显著的表面结构,将群 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 的特点是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 确的隶属系统、 “权力结构” (如班级、 社团) 。 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的 关系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往往是由于一些个体互有好感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

  ☆77 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 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 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

  ☆78 社会惰化,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 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79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 的道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 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人决策时 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被称作冒险 转移。

  80 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在具有高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常常容易出现 为保持意见一致而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 制的群体思维现象。

  81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 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 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82 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的一致性2个体 在群体中的地位(在群体中地位高的人,不 易出现从众行为,而地位低者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3) 个性特征 (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 不自信、缺乏自尊的人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

  83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规范 或者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服从有两种 情况:1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2对权威人物的服从.

  84 模仿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 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 的行为类似的行为。模仿有两种: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

  85 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 它通过言语、 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 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86 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 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体是群体的最 高层次,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结合到一起的 人们的联合体.

  87 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 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88 集体规范是指用意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 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 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块化、固定化的结果。集体规范只有真正被成员内化,才能发挥稳 定的约束作用。

  89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

  90 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心理相容、 凝聚力强、会产生非正式领导。

  91 人际交往两方面涵义:1 动态角度:指人 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静态角度: 2 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 所说的人际关系。

  ☆9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 较为愿望的迫切性 (2)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3) 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93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1定向阶段2情 感探索阶段3感情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94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互性原则2 社会交换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95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 交换物质、情感或是其它。

  ☆96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良好人际关 系的建立: 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际 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 刻地影响着交往的深度②主动交往③移情。 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 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2良好人际关系 的维护: ①避免争论②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 抱怨别人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④学会批评。 第十四章

  97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 容。

  98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 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99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 能够从心理 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 能够较好地适 应现实环境 3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具有较 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5 合理的行为,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 会角色相一致 6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100 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性 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1 大学生面临的变化有:1 生活环境的变化 2 人际环境的变化 3 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 4 角色地位的变化。

  2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 自豪和自卑的 内心冲突 2 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 3 独 立和依赖的矛盾 4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5 富于 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

  3 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 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 大学生的学习障碍是指影响大学生学习潜

  力的发挥,造成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经常伴 有焦虑感的种种心理因素。 5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 1培养良好的班风、 学风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3掌 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追求平等、 情感性 强、富于理想。 7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认知、情 绪、人格障碍。 √8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 培养大学 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 2 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 碍 3 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9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特征:1 对与异性交 往的渴望 2 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3 性心 理的差异。 困扰:1 性认识的偏差 2 性冲动的 困扰 3 性焦虑和性行为的困扰 4 两性交往的 不适 5 不稳定性,耐挫力弱。 √10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1以讲座 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性知识2通过心 理卫生课,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控制宣泄型能 量3教育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4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1 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1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2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3 帮 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帮助学生 4 掌握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指导) 第十五章 12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 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13 宏观设计: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 的办法。微观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 生的准备状态;制定教学程序计划;进行教 学活动;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对教学成效评价。 14 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 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分为两大 类:智育目标(教书)和德育目标(育人)。 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 ,德育 “做人” 。 15 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 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16 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 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 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 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任务分 析的另一项任务是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 和支持性条件。必要条件指决定下一步学习 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使能目标。介于起 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 17 起点行为或倾向,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 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学 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原有的基础。 18 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 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19 教学媒体的分类 (依据感觉通道) 非投影 : 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 辅助。 第十六章 20 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 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 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21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 得测量结果进行的分析及解释。 22 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主观 判断。 △23 测验的效度, 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 △24 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 的一致性程度。 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 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 25 项目难度,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 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总人数的 百分比来表示。也就是用通过率来表示难度,通过率越高,难度越小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3-2015 江浙沪招生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483号(工投创业园)  电话:0512-85551931 邮编: 214000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苏州迈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50684号-2